盛德堂坐落在崖州区水南村,始建于宋代,距今有近800多年的历史,原是唐代晋国公裴度第十五代孙裴闻义宅院,后来成为海南裴氏宗祠。宋朝时贬至崖州的赵鼎、胡铨皆居于此宅。胡铨北归前曾题书“盛德堂“木匾留赠,故得名。与一般的宗祠不同,这座貌似寻常的民宅,因众多的贬宫名臣、文人墨客在此打卡题诗,而声名远播,被誉为“海南古文化第一堂”。

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,源于河东闻喜(今山西省闻喜县)。据《裴氏世谱》记载,裴氏家族历代名人辈出,文臣武将不计其数,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。裴氏入琼始祖裴瑑为唐朝名相裴度第十四世孙。裴瑑最开始担任雷州太守,任满之后因为入朝觐见误期,被朝廷贬为吉阳军守。在吉阳军任上,裴瑑恪尽职守,“有善政”。任满之后时逢中原战乱,他不能回去,于是定居崖州南漏村。裴瑑子裴闻义因为父亲裴瑑清正廉洁,勤政爱民,受到百姓爱戴、绍兴年间被朝廷荫补(因祖先功勋而补官)为昌化军守长,因有善政而被祀为乡贤。裴闻义生前率家族从南漏村迁居水南村,从此以后,裴氏就在水南村繁衍,成为水南村四大姓氏之一。

南宋绍兴十四年(公元1144年),名相赵鼎力主抗金,反对议和和投降派秦桧,而遭到秦桧迫害,被贬吉阳军编管(管制),流放崖州。众人都惧怕秦桧,不敢同他来往。而裴闻义听说后,仰慕赵鼎的人品,不畏权势主动收留其住在自己的宅院。赵鼎在这里居住了三年,后来绝食而死,“天下闻而悲之”(《崖州志》)。第二年,秦桧的死对头抗金名臣胡铨也被贬至吉阳军,而裴闻义冒着受牵连的危险,再次将胡铨安置在自己家中。《崖州志》记载,胡铨在水南村八年多“日以训经传书为事”,“黎酋纷纷遣子入学”,兴办私学,传播中原文化和儒家文化,不遗余力地推动当地教育。而裴氏宅院,也就成了当时的重要教育平台。

宋绍兴二十五年(1155年)秦桧病死,胡铨处境有所改善,被调至衡州(今湖南衡阳)。临走时为表感激之情,特地赠匾并亲笔题写“盛德堂”三字(出自《左传》:“盛德必百世祀“),还撰文《盛德堂铭》以赞之,文曰:“猗欤休耶,儋州裴公。震风凌雨,大厦帡幪。迁客所居,丞相赵公。后来云谁?庐陵胡铨。三宿衔恩,矧此八年。”自胡铨题匾以后,前往崖州“盛德堂”瞻仰和题赋的名宦、贤士络绎不绝。据统计,从南宋起为盛德堂题赠诗词的就有四十多人,其中包括南宋宰相赵鼎、枢密院编修胡铨、元代四大文学家之一的范梈、元朝副宰相王仕熙、明代大学士丘浚、海南知名诗人王佐、清代知州宋锦和嵇震等等。盛德堂自此名闻天下,盛德堂与裴闻义的侠肝义胆紧紧联系在一起,它已经成为尊崇先贤、弘扬盛德的象征。

清顺治四年(1647年),在崖州抗清保卫战中,盛德堂多次被焚毁,裴氏家族大多被杀害。到康熙、乾隆年间虽然得以重建,但规模已大不如前。后来裴氏族人还进行多次修复,直到2010年10月,三亚政府实施“盛德堂”遗址保护和复原工程,才基本重现原貌。还原后的盛德堂坐东朝西,面阔三间,灰布筒板瓦顶,从前门入内,分别为门楼,两边有配房、中亭(两边有偏房)、正厅、书房、厨房、廊亭。

令人困惑的是,盛德堂遗址展庭修复采取的是“现代建筑方式”,金属+玻璃现代工艺结构的屋顶罩着破旧的展庭,从文物安全保护的角度来看,这种方式无疑是最实用易操作的,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革新;但从美学的角度看,这种材质的选择似乎破坏了它的自然性,显得突兀违和。

附几首相关的诗词:

盛德堂
——元 范梈

有后深知晋国贤,伤心不为海南边。
相逢莫笑无多赠,犹是词垣旧俸钱。

赠裴氏盛德堂
——元 王仕熙

唐家晋国擅勋名,几叶诸孙海外行。
盛德有堂留客往,故乡无地待春耕。
青毡千古诗书在,绿野孤云草棘生。
投我骊珠惊入手,爱才怀古不胜情。

崖州裴氏盛德堂
——明 王佐

晋国亡来六百年,云礽今见海南边。
风流尚是元和脚,主客谁同南渡贤。
落落珠崖馀栋宇,盈盈绿野旧风烟。
我怀三姓伤千古,欲向杭州问老天。

赠盛德堂
——明 丘浚

盛德堂巍海南边,门阑四序蔼祥烟。
先朝宰相多勋望,后代儿孙总俊贤。
赵鼎谪居心似铁,胡诠题匾笔如椽。
来游济济皆儒彦,为文春容几大篇。

诗词选自《崖州裴氏盛德堂诗钞》